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无二无别第81节(2 / 2)


  同业相仇是没错,但无论一家企业如何强大,都不可能把所有同业杀掉而独活,尤其对于万阳而言,刚刚涉足中医药领域,只能捡剩的中新不过是幼儿园小朋友,完全构不成威胁。但陆沉的大胆,和他以“捡漏法”求生存的理念还是令校谨行刮目相看。

  在肖子校去临水上课的第一周,中新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中新将从原有的西医药公司向中西医结合医药公司转型。

  陆沉作为中新总裁,首次公开露面,他在发布会上说:“中新建厂三十周年时,中新医药正式确立了‘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发展战略,未来五年,中新将开启转型之路,在中医人才储备,中药制剂生产线建立等方面加强建设……”

  在包括大阳网在内的多家媒体铺天盖地对此进行过报道后,中新再次对外宣布,药厂已建成了中药制剂样板生产线。

  一周后,中新已获得五种中成药独家专利权的消息又爆了出来。

  陆总的效率,让全行业震惊。连老江湖的校谨行都意外,他居然如此有魄力,一举拿下了五大中药制剂的独家专利权,而非共享专利权。

  和肖子校通电话时校谨行说:“我以为他会采取保守的方式,以降低风险。”

  肖子校已经看过了相关新闻,说:“有杜涛居中牵线,中新拿下独家专利权未必会比取得共享专利权多花钱。既然是同样的价格,自然还是要独家。”

  校谨行屈指敲了敲桌案:“看来那位杜总监还是有些本事。”

  肖子校挑了下眉:“他如果把全部的心思放在科研上,成就何至于此。”

  校谨行不置可否,说:“中新那几大专利药我看了下,和万阳的几种药属同方类似药。”

  所谓同方类似药是指处方、剂型、日用生药量与已上市销售的中药或天然药物相同,且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该中药或天然药物具有相似性的药品。

  中新购买的专利药与万阳的药为同方类似药,说明他们的受众定位是一样的。那意味着,中新生产的中成药一旦出现在药店的货架上,便是在抢万阳的市场。

  万阳本无意针对中新,因为中新在中医药市场属蹒跚学步的婴儿,弱小无助可怜,校谨行其实懒得出手,但是,他说:“之前中新匿名举报万阳,我以为是那位商女士借报道事件打击余之遇,现在看来,她确实是冲万阳来的,为的是给中新涉足中医药领域清理对手。”

  所以,中新要进军中医药市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校谨行似笑非笑:“大校,你走之前跟我说别阻碍陆沉,我答应了。现在那位小陆总直接向万阳宣战了,你说我能坐以待毙吗?”

  作者有话要说:陆沉:“我无刀无盾你让我和大哥血拼?”

  校谨行:“别乱认亲,我就一个弟弟,是教授。”

  陆沉:“校总,这不是我本意。”

  校谨行:“别解释了,行动代表了一切,放马过来。”

  --------

  双更之后,留言骤减!是更太快了,小天使们没空留言了?我这完结期爆肝的代价有点大啊!需要红包刺激下不?本章100个留言红包!

  第七十四章

  你是我无二无别

  肖子校没上校谨行的当,他语气寻常:“说宣战太严重了,或许他只是在向你学习。”

  校谨行失笑:“我优秀到可以为人师了吗?”

  肖子校抬手蹭了下眉心:“校总有多优秀万阳的年终利润报表是最好的答案,他确实有想法有魄力,却欠缺实战经验,向你讨教几招,是走捷径。”

  校谨行并没有被这份褒奖冲昏头,他敛了笑,说:“他学习可以,若他要另创造一个市场,我悄悄推他一把都行,可我到手的果实,不能随意被瓜分。这一杯羹,不是我一个人的。”

  他是万阳的总裁,真有人触及万阳的利益,即便他不抵抗,那些与万阳同呼吸共命运的股东和员工也会有所动作。

  肖子校沉默了几秒,最后说:“只要他不过分地抢占万阳的市场份额,给他让出一条路。”

  校谨行似是被气笑了:“只怕过分的标准,我们很难达成共识。”他啧了声,像是确实为难,闭了闭眼说:“我只能答应你,我不过问。”

  只要校总不过问,陆总应该应付得过来。

  肖子校很郑重地说了声:“谢谢大哥。”

  校谨行敛眸,沉声:“你这么做,余之遇懂吗?”

  肖子校笑了下:“她不用懂。”

  余之遇是否懂是后话,在中新开始与媒体合作造势时,余之遇先有了烦恼。

  祁南显然是故意为之,关于中新的采访报道,她统统交给了采访一部。

  中新已获得五种中药制剂独家专利权的消息自中新的官方微博发出来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签约仪式。

  中新要进军中医药市场,宣传造势是正常的营销手段。此前,祁南把任务下达过来时,余之遇什么都没说,安排了叶上珠过去。

  但这一次……余之遇把签约仪式的邀请函甩到了祁南办公桌上,“你作为总编,应该清楚,这种专访,派一位主任记者去没问题,为什么是我?”

  中新一次性购下五种中医制剂的专利权,签约仪式当天,专利的发明人,与此前购买专利的企业负责人都将到场。签约完成后,会有一个专访,祁南点名余之遇负责陆沉的专访。

  “为表与中新合作的诚意。”祁南拿出一份合作合同,屈指敲了敲:“更是受合同条款限制:总经理级别以上的专访,必须是高级记者来做。”

  这种合作条款不是没有,受访者身份职位越高,记者的级别相对就高。否则,人家总裁的专访,你派个实习记者去,且不说是否会搞砸,首先态度上便是不重视。

  不过,对方是中新,受访人是陆沉,性质明显不一样了。

  余之遇毫不客气地把合同甩到她身上,一字一句道:“是你未婚夫能够限制得了你,还是你原本就是拿这份合同来限制你未婚夫的前女友我?”

  祁南竟不生气,她把合同接过来,“余部长,这是公事,我请你专业一点。”

  这样的原话奉话让余之遇有片刻的语塞,她冷静几秒,试图做最后的争取:“网站不是就我一位高级记者,和我同级别的夏部长不行吗?”

  “包括我在内,公司里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中医药。”祁南注视她:“抛开私人关系,以事论事,你是最适合的人选。”

  从工作角度来说,确实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