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零大院小夫妻第79节(2 / 2)


  像洗衣服,他就不太乐意干,觉得让人看见他个大老爷们蹲在水池边搓衣服太丢面。两人结婚到现在,也就闺女刚出生那会他帮着搓过几次尿布,但等乔丽出月子,他就连尿布都不搓了。

  以前乔丽没觉得这有什么,男主外女主内嘛,谁家都是这样的。跟左右邻居比,徐远洲这都算好的,另外几个才是叫都叫不动。

  所以,乔丽抱着闺女过来,看到纪明钧在洗被套后,就跟其他军嫂想一块,把徐远洲给叫来了。

  不过他们来得不巧,进院子的时候纪明钧跟林静晾好床单被套,洗被套用的澡盆也清洗干净了,靠着墙壁放着。

  看到两人过来,林静便进屋倒了两杯水出来。

  水果点心没有,这年头也不是家家常备水果点心的,不过要过年了,的确需要买点回来备着。

  他们过年要买的东西,虽然鱼肉腌了些,但过年饭桌上不能全是腌菜,林静吃不了鱼,新鲜肉总得买点,还有鸡鸭,过年定量有所调整,也能买点。

  青菜当然也要买,湖阳地处中部,冬天蔬菜不说丰富,像白菜、包菜、茼蒿、菜薹、蒜薹这些应季的青菜是不缺的,所以他们没囤菜的习惯。春节期间菜市场不开门,也得往家里囤点。

  鸡蛋不用急着买,自从集市开了后,纪家就没缺过鸡蛋吃。虽然家属院里不乏跟他们一样去集市上买鸡蛋的,但别人顶多买几个,毕竟每人每月也有五六个的定量,要是四口之家,两天一个鸡蛋都有富裕,没必要囤太多。不像纪明钧,看到有卖鸡蛋的就包圆,生怕过了这村就没这店。

  除了吃的,烟花炮竹也要买,湖阳当地吃年夜饭和大年初一凌晨开门都要放,如果有亲戚朋友上门拜年,烟花可以不用,但鞭炮得放一个。

  但林静估摸这鞭炮能省了,她爸妈还在,就算亲戚朋友要上门也不会来她这,反倒是她,过年要跑的地方不少。纪明钧就更不用说了,他就剩个姑姑在首都,读军校以前认识的朋友不是在首都,就是在其他地方当兵,读军校以后认识的战友,不是在湖阳军分区,就是其他军分区或者总军区。

  在湖阳军分区的,如果住军营没事也出不来,平时能出来的基本都住家属院,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是朋友更是邻居,真来拜年也不用放鞭炮。在首都或者其他军区军分区的,向来拜年也拜不了,不是写信就是电话联系。

  当然,鞭炮除了年夜饭和开门要用的,还是得多买几个,免得真有人上门拜年了,他们连鞭炮都没得放。

  再就是他们去别人家拜年的东西。

  林静这边要去的人家不多,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其中排第一的肯定是她自己娘家,然后老家得回去一趟,虽然爷奶不在了,但叔叔伯伯也是长辈,不过林静打算初二回娘家后跟他爸妈商量,看他们怎么安排再定。

  再就是陈秀兰家里,怎么说都是林静在制衣厂时的领导,又那么照顾她,哪怕她已经离开制衣厂了也该去看看。再就是周燕红,毕竟是她和纪明钧之间的媒人,往后如何暂且不谈,起码头一年得上门去看看。

  纪明钧这边要去拜年的也不多,毕竟亲戚在首都,朋友也多在其他地方当兵,湖阳这边他要去拜年的就团里领导班子的几个人,再就是特种大队的战友。

  更高级别的领导,纪明钧只打算去翟司令家,其他领导倒不是关系不好,只是他要真提着烟酒挨家挨户跑一趟,隔天就该有人举报他作风不正了。

  就是去翟司令家里,提的东西也不能多,纪明钧还是打算拿结婚剩下的白酒去,剩下的再买点水果点心。去其他人家里也一样,这种时候,一视同仁是最好的。

  虽然两个人要去拜年的人家加起来也就两只手出头,除了她娘家和老家,拜年要提的东西都不多,像陈秀兰和周燕红家里,林静也只打算提点水果再拿盒点心,但全部加起来,他们要买的也不会少。

  酒还好说,没有酒票能用工业券买,因为前几天刚发工资,现在林静手里的工业票还算富足。

  水果也好办,蜜桔和苹果不用票,只要他们肯花钱,搬一箱回来也没问题。纪明钧也的确打算搬一箱回来,反正经放,就算不送人自己吃都行。

  糕点就不好买了,虽然过年供应有所调整,但一家提一盒肯定没戏,林静打算用饼干凑合。其实也不算凑合,这年头饼干也是好东西,只是存放时间久,能机器量产,所以价格相对便宜,这样也好,纪明钧提去领导家也不会惹人闲话。

  当然也没什么人会闲话,虽然这年头生活作风抓得紧,但拜年是老传统,只要别大包小包太打眼,也没人会管。

  只是这样算下来,林静和纪明钧要买的东西真不少,明天估计得忙一整天。

  当然,林静没有事无巨细地告诉乔丽自己要买哪些东西,只是大概说了下要买哪些东西,以及大概的数量。

  乔丽听后一阵庆幸:“还好我今年没打算回去,早就准备起来了,不然拖到今天,我要上班,他要去营里,还要管孩子,怕是真得忙得团团转。”

  “是啊,我们之前也是想着去首都过年,所以什么都没准备,今天列好清单一看,我差点眼前一黑。”

  乔丽便说:“没事,反正你有纪副团长帮忙,不像我家那个,让他扫个地递瓶醋还行,关键时候就指望不上了。”

  林静和乔丽就坐在屋檐底下,说话也没压着声音,站在晾好的床单被套前的徐远洲当然听到了,压着声音跟纪明钧抱怨说:“你说说你,自己不要面子就算了,下回洗床单能不能别那么兴师动众,我好不容易歇一天,还被我媳妇叫过来面床单思过。”

  纪明钧斜了眼徐远洲:“洗个床单能丢你面子?那你面子也太不值钱。”

  “你看看有几个男人回家会洗床单?做饭家务一把抓的?”徐远洲反问,“咱们军分区要选耙耳朵第一名,你当仁不让。”

  纪明钧不以为耻:“我第一拿得多,再多一个也无所谓。”

  徐远洲:“……这次第一可不是你。”

  “那是因为我没参加。”纪明钧说着眯起眼睛,“我没参加,你都没能捧个个人第一回来。”

  徐远洲:“……”这次参加大比的不但有各团精英,还有特种大队里的好手,个人第一是想捧就能捧的吗?

  但纪明钧没管他眼里的控诉,只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好好享受这段时间,年后加训。”

  大比之前,纪明钧的训练强度就大于其他人,大比结束后,纪明钧就针对过程中三团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增训方案。团里其他人的训练要增加,徐远洲的训练强度自然也要调整,他这人不逼不行。

  而徐远洲虽然早已认识到这一点,但通牒下来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哭丧了脸:“是!”

  纪明钧像是这才想起来:“对了,回去别老躺着,勤快点多干活,连我这个军分区第一耙耳朵都打不过,我都替你觉得丢脸。”

  徐远洲:“……行吧。”

  79. 买,必须买!  虽然要买的东西很多,但……

  虽然要买的东西很多, 但并不是都得去外面买,想苹果和蜜桔,纪明钧就是去家属院供销社搬回来的。

  他说到做到, 真搬了两箱回来, 把前后左右的邻居都给惊动了。

  虽然够级别随军的起码得是副营级别, 家庭月收入不会太低, 但这年头吃水果算是高消费了,大多数家庭一星期都未必能买一次水果, 而一次未必能买两斤。纪明钧倒好, 一次搬了两箱水果回来。

  虽说两箱也没多少,苹果重点, 一箱是二十斤, 蜜桔少点, 一箱是十斤, 但加起来也有三十斤了啊!

  要他们家里人口多就算了,摊到个人头上也没多少,可他们家就两个人,过年是准备光吃水果不吃饭了?

  这也太不会过日子了!

  有这想法的人不少, 只是大多数人心里想想就算了, 不会说出来,但也有那好为人师的, 直接跟林静说他们这样过日子不成!

  前者林静听不到无所谓, 后者林静听得很想把给出去的桔子再收回来,但想想还是算了, 毕竟是邻居,关系闹太僵也不好,便把锅甩到纪明钧头上:“是他要买, 我实在拦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