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零大院小夫妻第106节(2 / 2)


  “没说什么啊,打个招呼而已。”方亚兰语气淡淡地说。

  赵弘毅眉头微微皱起,并不是很相信方亚兰的话,但他们之间的关系才刚缓和,他不想因此和方亚兰吵架,便只说了句“那就好”,就没再问了。

  方亚兰叫住林静的时候的确没安好心。

  她是今天中午出的院,到家后就没出门,一直在屋子里躺着,直到刚才跟赵弘毅去食堂吃饭。

  但她在屋里躺着的时候,后面院子里一直有人在讨论今天的儿童汇演。

  因为赵弘毅身上有好几个节目,所以方亚兰听赵弘毅提起过这次儿童汇演,知道声势弄得很大,部队里,革委会都来了不少领导。

  但方亚兰没把这次儿童汇演放在心上,她觉得一群四五岁的孩子能演什么?请几名家长捧场热闹热闹也就算了,林静非要请这么多领导,真是不怕丢人!

  结果听后院军嫂的讨论,这场汇演还挺成功,林静作为托儿所所长,也是这次汇演的主办人,可以说是大出风头。

  所以关于汇演的讨论结束后,后院军嫂就开始吹捧起林静,说她不但心地善良,会教孩子,能力也很出众,难怪纪副团长会喜欢她。

  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怀上的孩子没了,而林静却事业爱情双丰收,方亚兰就开始不平了。

  有些人就是这样,自己痛苦的时候,就希望别人比自己更不好过,而在方亚兰心里,林静就是那个别人。

  不然重活一世,林静还是比她过得更好,她重生又有什么意义?

  在那一瞬间,方亚兰的确是想对林静的孩子下手的。

  但当方亚兰看到林静紧张的表情,又突然觉得没必要了。

  先让林静高兴半年吧,现在的她有多期待这个孩子降生,等纪明钧死了,她年纪轻轻带着孩子,就越能体会到人生的艰难。

  而她自己,虽然没有孩子,但只要原著剧情不变,她就肯定能当上将军夫人,她的三个继子女,也终将成为大人物。

  到那时候,她依然会是人们眼中的人生赢家。

  至于赵弘毅身上背的处分,方亚兰并不放在心上,虽然原著里没提过赵弘毅背处分的事,但原著里也没提过林静流产过啊!

  而方亚兰是坚信林静前世流产过的,否则她身体好好的,为什么会没有孩子?

  肯定是流产伤了身体。

  既然原著里林静和她一样流产了,那么赵弘毅身上肯定背着处分。相应的,原著里他背着处分都能当上将军,方亚兰相信这辈子他肯定也能行。

  想到自己光明的未来,方亚兰心里失去孩子的痛苦减轻不少,面对赵弘毅时也没有了前几天的冷淡。

  而赵弘毅在方亚兰流产后,因为心存愧疚,对她也多了几分包容,说话也更温柔。

  一时间,夫妻关系倒是比新婚那会更融洽几分。

  ……

  赵家夫妻关系越发融洽的时候,王老太也终于按捺不住,挑破了自己带着孙子来湖阳的目的。

  当然,可能是因为担心陈茹反对,所以王老太提起这事时特意支开了她。

  而陈茹在最初的愤怒过后,早已经冷静下来,婆婆让她出去她半句话没有,拿起饭桌上剩下的半个西瓜就到了林静家里,边分瓜边说起这事。

  陈茹语气云淡风轻,林静这早知道她心里打算的就还好,但宋玉萍却忍不住问:“你真不回去看看?你就不担心王营长拗不过他妈,答应下来了?”

  陈茹捧着西瓜淡淡说道:“我有什么好怕的,反正孩子过继了也是他自己养,跟我又没关系。”

  “怎么就没关系了?”宋玉萍想不通,“孩子过继过来,不得住在你家,王营长又不会做饭,到时候吃喝不都得你管?除非你不打算跟他过下去了。”

  宋玉萍说着注意到林静脸上的表情,猛地转头看向陈茹,懵了:“你、你真不打算跟他过下去了?”

  “看他选择吧。”陈茹说着低头吐出两颗西瓜籽,那语气轻描淡写得好像在说今晚吃肉吧。

  宋玉萍:“……”

  109. 非走不可  本来王老太没想那么快提过继……

  本来王老太没想那么快提过继的事, 虽然她觉得乖孙可人疼,但她心里也清楚,儿子常年在外, 跟侄子没多少感情, 再加上儿媳妇在旁边搅和, 过继这事没那么容易成。

  在王老太, 也是大儿子一家商量后确定的计划里,她是打算跟孙子在湖阳多住一段时间的, 三五个月不嫌短, 半年一年不嫌长,反正要足够让儿子和孙子处出感情。

  当然, 王老太也没忘记儿媳妇, 这半个多月里没少交代孙子讨好婶娘。

  只是她这儿媳妇冷心冷肺, 她孙子这么乖巧的孩子, 对她万般讨好,她硬是一点反应没有。

  好在儿子心软,虽然刚开始不大亲近侄子,但时间长了还是处出了感情。

  当然, 促使老太太提前跟儿子谈过继这事的原因不仅是这个, 也因为她去看了托儿所的儿童汇演。

  别说,这城里人名堂还真多, 六一还专门给孩子放一天假, 说是儿童节。

  过节也就算了,托儿所拢共才五十多个孩子, 还要办什么汇演,地点还选在了工人文化宫大礼堂。

  汇演要是他们托儿所自己人乐呵乐呵,王老太可能还没什么想法, 可这次汇演不但各单位专门安排了员工来当观众,部队和革委会竟然都有领导来看,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再看舞台上那些小朋友,好些年纪只有她孙子一半大,不但古诗背得顺溜,还能演会跳。而她自己孙子呢,论脑子不比这些城里孩子差,但就因为没条件,都快八岁了还没上学,到现在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想到其中差距,王老太心里就难受,一难受,她就再也等不得了。

  这都六月份了,要再不定下过继的事,趁暑假把孙子户口转过来,指不定又要耽误大半年。翻过年孙子就九岁了,到时候他再跟一帮五六岁的小孩子一起上一年级,心里得多害臊啊!

  于是,趁着这天儿子心情不错,王老太就提出了过继的事。

  在王老太看来,过年那会儿子都点头了,现在他跟孙子有了感情,更不应该反对这事才对。

  但她的话说完后,王营长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