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节(2 / 2)


  萧嵩略微迟疑了一下,才轻声说道:“其实,嗯……我是想问问,你那里还有没有烧酒,之前的那两瓶,我送给一位故人了……”

  萧燕绥:=口=?

  难得她刚刚还以为,萧嵩是在和她说正事!

  萧燕绥默默的瞅着萧嵩,萧嵩这么大年纪的人了,面对自己的宝贝孙女,一时之间,目光愣是有些微微的躲闪,萧燕绥嘴角抽了抽,方才开口道:“阿翁放心,尽有的。”

  萧燕绥那一套山寨版凑合用的蒸馏设备,也早就请匠人烧制出了更好的,密封性增强之后,蒸馏的产量也有了一定的增加,并且,现在阿秀他们都是熟练工了,再去蒸馏提纯便是。

  得到了满意答复的萧嵩,这才在仆从的搀扶下,上了马车,萧燕绥一直站在原地,目送祖父萧嵩乘车从院中离开之后,方才转身,回了自己的院子。

  ·

  兴庆宫中,朝会之上,陇右节度使兼领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在与吐蕃的一场大战得胜后,是日才从驻地赶到了长安城中,并向玄宗进献了此次所得的大笔战利品。

  得此大胜,玄宗也是意气风发,一时之间,朝堂之上,众人称贺,数日之后将要举办的科举一事,反而无人提起了。

  便是在这种时候,曾任河西节度使的萧嵩只是瞥了自己的这位继任皇甫惟明一眼,然后又瞅了同样面露喜色的太子李亨一眼,最后才瞄了瞄虽然面带笑容、眼神却绝对称得上阴蛰的李林甫。

  萧嵩将众人或是喜形于色、或是怒气勃发的模样尽数收入眼中,却依然安静的闭嘴,把自己当成一个摆设,眼观鼻鼻观心的稳稳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御座之上,听着朝中百官的恭贺上,因着这场大胜,玄宗也是喜上眉梢,想起自己宫中的美人这几年间都是无名无分,甚至还一直都顶着“太真”这么个道号,不由得越发心生怜惜。瞥见安安静静站在那里、不声不响的寿王李瑁,想起自己这个儿子,这几年都不曾另立王妃,便又忍不住的有些皱眉。

  待到朝会结束之后,玄宗特意又将皇甫惟明、萧嵩、时任左卫勋二府右郎将军的韦昭训、连同寿王李瑁一起全都留了下来。

  被留下来的萧嵩看看皇甫惟明,倒是并不意外,虽然军中战宝早已呈上,可是,大唐与吐蕃边境之战的细节部分,总还是要向真正参与这场战事的军中将领询问才是,玄宗留下皇甫惟明,此举的目的十分简单,至于又要留下萧嵩,则是因为,萧嵩早年也是河西节度使,对于边境战事又颇有见解,有萧嵩在,玄宗自然更加放心。

  至于同样被留下来的寿王李瑁和韦昭训,萧嵩面上虽然不动声色,心中却不由得生出了几分困惑之意。

  还是在自己暗自琢磨了一会儿之后,萧嵩才突然想起来,韦昭训家有好几个女儿,都尚未婚配,而寿王李瑁的府上,自从杨氏出家为女道士以后,寿王妃一位便一直空悬,如今看来,玄宗是并不属意杨氏还俗后继续担任寿王妃了……

  萧嵩一行四人到了后面的书房,异议拜见过玄宗后,玄宗倒是没急着向皇甫惟明询问大唐与吐蕃之间的边境战事,而是让皇甫惟明和萧嵩先坐下等着,然后便直接着对一头雾水的韦昭训,索性趁着此次皇甫惟明大破吐蕃的喜事,先抒发了两句自己心中的喜悦之情,然后才指着寿王李瑁笑道:“我这十八郎府中如今王妃之位空悬,欲与韦郎结个儿女亲家,意下如何?”

  莫说是突然听到这个消息的韦昭训和寿王李瑁,便是和这件事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皇甫惟明,都惊讶得睁大了眼睛。

  也就只有见多识广的老狐狸萧嵩神色从容、面色丝毫不变,只是暗自心道,果然如此,老夫猜对了!

  玄宗亲自开口请求结亲,韦昭训在最初的愕然之后,哪有不从的道理,便回道:“得圣人看重,我那二女儿如今尚未婚嫁,拙荆这些时日倒是也在张罗着为二娘相看人家,如今想来,与王爷的年龄倒是刚好。”

  韦昭训干脆的应下了,玄宗面上,自然便流露出了些许赞同的笑意,一时间,众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了寿王李瑁的身上。

  刚刚玄宗甫一开口,寿王李瑁的脸色便有一瞬间的发白,这会儿,听到韦昭训已经答应,寿王李瑁心中难免惶惶,口中却只能答应下来,然后又在玄宗的灼灼目光注视之下,直接拜见了刚刚升任为他的岳父的韦昭训。

  把一直空悬的寿王妃这一封号另册她人之后,又解决了一桩心事的玄宗面露喜色,很快便挥了挥手,示意寿王李瑁和韦昭训退下。旋即,又特意吩咐了高力士,着人去钦天监选个黄道吉日,并且,让他这些时日要在寿王李瑁的婚事上,多用些心。

  高力士自然是一一领命,然后方才退下,暂行离开。

  准备妥给寿王李瑁册封新任寿王妃一事,玄宗的心中,也算是有一块石头落了地。

  玄宗心情愈发愉快的想着,待到寿王李瑁和韦昭训的次女完婚之后,便将那宫中这几年间都与自己小意温存的美人也过了名录,令杨氏还俗后,再将其接入宫中,正式册封其为贵妃之位。

  ·

  东宫,书房之中,回到了自己的地方,太子李亨面上的喜色,更是不带丝毫遮掩。

  在太子李亨面前,如今十五六岁的李倓,身姿挺拔,神色自若。

  正是抽条的年龄,身体一直都在拔高,便是身上穿着冬日厚实暖和的衣衫,因为背脊挺直,便依旧显得高挑秀雅,不见丝毫臃肿累赘之意。

  他的脸上,已经褪去了少年时的稚气模样,一张宛若雕刻的脸上,神态舒朗,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厚薄适中的唇略微抿紧,不经意间,神色间便流露出了几分冷峻之意,原本少年时还偏为柔和的五官轮廓,也随之变得棱角分明、越发深邃起来。

  看到太子李亨的模样,同李倓一并过来的李俶也随之笑道:“阿耶今日有何喜事?”

  太子李亨笑答道:“皇甫惟明大破吐蕃后,今日返京,颇得圣人赞誉。便是刚刚,圣人还在朝会之后,将皇甫惟明和萧相公一并留下,想来是要商讨边境军事。”

  自从登上太子之位,李亨便一直遭受李林甫一系的着诸多政治攻讦,堪称举步维艰。

  旧时,在太子李亨还只是忠王的时候,便与皇甫惟明是至交好友,只可惜,皇甫惟明后来出京就职,虽为封疆大吏,可是,对于京中朝局,本就难以插手,尤其他还鞭长莫及,以至于,在太子李亨周围,一直都无法形成有效的防护。

  如今,皇甫惟明携军功回京述职,自然会借此机会出手,若能成功扳倒李林甫一系,便是他不久之后再次离京,也能减轻太子李亨周围遭受的巨大政治压力!

  想到自己如今终于不必继续孤军奋战,太子李亨的面上自是喜形于色。

  李俶的情绪,也被父亲太子李亨所感染到,不由得露出了几分笑意来,然而,待他们兄弟两个自书房离开、各自回到了自己的院子之后,李倓原本没什么表情的脸上,反而隐隐浮现出了几分忧色。

  皇甫惟明毕竟是边将,在外,位高权重,在京,恐怕却是处处受制……

  第43章

  洛阳城。

  曾经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后翻然一新的赵府, 随着时间的流逝,后建的房屋上已经重新有了岁月斑驳的痕迹, 偶有挨着地面潮湿的几块砖石上, 还爬满了青苔。

  赵君卓正坐在书房中,修长而骨节分明的手指,随意的翻着一卷书, 他的目光落在纸页的字迹上,微微垂下的眼神里,全无年轻人的意气风发,反而透着股令人惊心动魄的冷意。

  赵府的老郎君身边得力的婢女青薇脚步匆匆的越过月洞门的,进了小郎君的院子里之后, 初时还笑着拉过一个在这里侍候的婢女,小声问道:“小郎君这会儿在做什么?”

  被她拉住的那个婢女同青薇关系不错, 也不同她计较, 反而是拉着青薇的手腕,冲着书房的方向略指了指,然后还压低声音,小声提醒道:“小郎君正在书房里看书呢, 素来不喜人吵,你若不是着急赶时间的事情, 不妨先在这里等一会儿。”

  ——再等一会儿, 便是赵君卓习惯每日去小佛堂拜见刘氏的时辰,到时候紧赶着说上两句话,小郎君倒是也能听得进去。

  青薇点了点头, 同样压着声音说道:“过几日小郎君要去长安城考科举,老郎君想起来了,便让我过来问问,一应行李可都收拾好了,在长安城中,赵府倒是正好还有一个合适的宅子,老郎君前些日便已经差人前去收拾了,只等小郎君亲自过去便可。”

  和赵君卓院中的这个婢女分开后,青薇走到了书房前不远的位置,却并没有继续向前,而是乖顺的站在这里,等赵君卓过会儿时间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