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佳人在侧第30节(2 / 2)


  唯有公孙佳今天心里稳得很,她与钟秀娥坐在一起,母女俩商量着打同一副牌。主要是钟秀娥打牌,公孙佳出钱,赢了算亲娘的,输了算她的。最后一局下来,她给包圆。钟英娥到底是亲姨妈,打了两轮说:“药王,你今天话少了。”

  公孙佳道:“昨天把一年说话的份儿用得差不多了,得省着点说。”

  “噗——”钟英娥笑了,“这又是什么养生的法子?”

  “我自己琢磨的。”

  她也就跟姨妈说话多一点,钟秀娥问她:“你看这两张牌我出哪张?”的时候,她通常是点一点某张牌:“这个。”多数时间就看着大家,也不参与太多的闲聊。再看太子妃与广安王妃,还是站皇后身后,广安王妃的表情愈发的生无可恋,整个人都透着一股行尸走肉的味儿。

  皇后那一桌已经出了几个今天手气好的了,人人面带喜色,因为这代表着红封告身。公孙佳今天是不赢不输的局面,钟英娥输得多,她也不生气,有得玩就很开心,这一桌都是不争告身的,气氛倒比皇后那儿更自在也更放得开,赖牌的、打闹的也分外热闹。

  皇帝与太子便在此时进来了。

  皇后一面起身迎接,一面说:“大郎倒是难得过来看我们玩牌。”

  太子年纪比这皇后还要大一点,叫起人来丝毫不尴尬:“阿娘这话,我听得惭愧,以后多来看大家玩耍。”

  皇帝问道:“都有谁赢了啊?”开始发红封儿,发完了一叠,手里捏着一个问公孙佳,“你今天没打牌?”

  公孙佳道:“才输给二舅母,又从阿姨那里赢回来了。”

  皇帝笑着又发给她一个:“不输不赢,岂不白陪着这些长辈了?这个补给你。”

  公孙佳福了一福,双手接了。皇帝道:“不错不错,就这样,小孩子不要操心太多的事情,就痛痛快快的玩儿,有事长辈们顶着。嗯?”

  公孙佳抬头看了看皇帝,见他一副慈祥的样子,说:“好。不过为防意外,我声音小,要养代骂,力气小,要养打手。好顶到长辈们救我。”

  皇帝又是一阵大笑:“好!准了!”笑够了,对皇后说:“你们接着玩儿,我与大郎还要与他们吃酒去。”

  ~~~~~~~~~~~~~~

  皇宫不是游园会,也就对这群亲贵开三天。

  到第四天上,各家贵戚都开始回府过自己的交际生活了,宫里那一家人也开始像普通人家一样,过一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新年,而非照着礼仪规范书上写的那样三步一礼、五步一拜,再看别人给自己行礼。

  太子在东宫摆个小家宴,出嫁的延福郡主也带着丈夫钟源回来,太子与太子妃在上面坐了,太子手下坐着钟源,太子妃手下坐着章昺,一儿一婿相对而坐,也都是青年才俊的样子。

  两人脸上的表情却不一样。章昺快要过年的时候被老婆闹了一场,过年还得跟老婆捆在一起,因为按照惯例,这几年大家伙儿都得跟正妻过,显得尊重合礼法。他亲娘又训了他一回,认为他不能把妻妾给摆平了,也是水平不够,有宠妾灭妻之嫌。太子妃对儿子要求极高,当她的儿子未必就是一件幸事。章昺在外面还要装成个正常模样,回到东宫表情就很难看了。

  钟源心情挺好的,公孙佳拿了赏赐、被钟祥一顿锤之后也老实了,从此省了钟源不少事儿。延福郡主心情也不错,因为丈夫的关系,她跟公孙佳关系也还不错,公孙佳有赏,她也为公孙佳高兴。

  太子妃虽然是“没有活人味儿”,感情不够,做事有礼法补充,她倒也不苛待庶女,还问延福郡主:“大娘心情不错?”

  延福郡主带点故意地说:“是呢,咱们担心药王好久啦,就怕有人欺负她。现在可好啦,她家业也大了,也入了阿翁的眼,我真替她高兴。”

  章昺闷闷地说:“她一个小女孩儿这般厚赏,与礼不合。贵戚殊功者都没有呢,福气太大了压身。”

  他说这话本是好意,但是延福郡主不爱听,反唇相讥:“阿翁愿意给,这福气就是她的。我只听说过福气养人的,没听说什么压不压的。”

  吕氏这几天一直跟章昺闹别扭,延福郡主跟她丈夫顶嘴,她还是忍不住帮丈夫:“连外公还没有这样的赏赐呢,那可是一份骠骑将军的家业!”她的外公自然是乐平侯纪炳辉。

  太子不以为意地说:“乐平侯要是像定襄侯一样放开旧部、解甲归田,做个富贵闲人,自然不会比药王过得差。”

  钟源微惊,心道,看来药王的感觉也没错,赏赐背后确实是有文章的。只是这文章与药王本人如何无关,她只是凑巧赶上了,位置又正合适。还是外公高明。咱们家以后,大约也要走这解甲归田的路子。害!我与药王又如何能与阿翁、姑父相比?既约束不得那些骄兵悍将,我们是不富贵也得富贵的。

  章昺一板一眼地道:“定襄是休战时刚好死了,活着的时候也没有解甲归田,依旧是骠骑将军。”

  太子被气到了:“比方!比方!你听不懂吗?”

  太子妃笑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他们还要为国效力的,怎能轻易就安闲了去?好啦,咱们家宴,就该说说笑笑,怎么又说到朝廷上去了?”

  哦,钟源心说,对,您弟弟纪宸可不能埋没了。面上却不动声色,甚至端起酒杯来劝太子:“阿爹,自家人过年闲聊而已,不带生气的。”

  第30章 初四

  对京城顶尖的那一波权贵来说, 一个属于自己的、痛快玩耍的正月,是从正月初四开始的。他们见自己想见的人、串自己想串的门,不必担心喝醉了御前失仪, 也不用琢磨着皇帝什么时候蹦出两句诗来让他们唱和。哪怕接下来还有个灯节,还要陪皇帝玩儿, 那也比正旦少许多的礼仪拘束。

  正月初四一大早,公孙佳将单良请到自己的书房。

  单良拐杖点地的节奏二十年如一日, 今年与去年也没有任何区别,光听声音就知道是这个瘸子而不是别的什么残疾人。

  单良本以为公孙佳这是又有什么事要商量了,心里转了一圈, 以为是说新赏的产业的事儿。这事儿他也有个腹案了, 公孙佳已经决定将另拓财路的事暂停, 则为之准备的人手正好放到这件事情上。整合一下至少得个一、两年, 等这个理顺了,再考虑新的财路。还有私兵, 要不要再养回来……

  岂料到了书房,公孙佳在书桌后面坐着, 一脸的轻松惬意,并不像是要谈正事的样子。

  单良慢吞吞地摸到了常坐的位子坐下, 问道:“药王不准备去外公家拜年,是有事要讲?”

  公孙佳道:“赶上午宴就行,那个不急。先生。”说着, 在书桌上将一样薄薄的东西往前一推。

  单良拄着拐上前,一看就笑了:“药王有心,我不用这个。”告身的红封,他是经常见的,公孙家哪年都往家里拿。

  公孙佳道:“今时不同往日。”

  单良低头看了看这个狭窄的红封, 说:“稍等。”拄着拐出去又回来,进来的时候样子与刚才也没有区别。

  公孙佳很有耐心地看着他,单良走到桌前,从袖子里掏出一样东西来放到桌上,与告身红封并排放着。是一个同样的红封,颜色稍褪了一些,公孙佳眉毛微动了一下,依旧揣着手,说:“那就都收下。”

  单良笑笑:“何必让我再占用一个?药王现在应该用得着这个。”

  “明年就不给你了,我送出去的东西不往回拿。收下吧。”

  单良想了想,将两个红封都收了回去:“我先为药王保管。”

  “先生随意。阿娘也该准备好了,我去外公那里了,家里还请先生多照看。他们想要出门的,也不用都拘着。”

  “都安排好了,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