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佳人在侧第191节(2 / 2)


  吴孺人在别府的卧府是正室,这也是她喜欢这里的原因之一,以往住时总是心下惴惴,担心僭越、担心被人赶出去。如今噩梦成真,章昺出于种种考虑,要给纪莹更大的体面,吴孺人就得交出一切,这口气是真的再也咽不下去了!吴孺人今天有点报复性地将自己抛到床上,扯着帐幔一套狠撕。

  累得双臂脱力,才躺在床上问:“阿弟有信来吗?”

  侍女小声说:“没有。”

  吴孺人在帐中叹了口气,侍女久久不见她吩咐,唤了一声:“孺人?”

  “我没事,睡吧。”

  ~~~~~~~~~~~~~~~~~~

  吴孺人这厢无论睡得好睡不好,她都睡下了,再也没什么要挂心的事情了。

  公孙佳此时却还在处理公私事务。

  对方亲友解释是一条,须得排好了次序,与他们仔细说明。私下给岷王大开方便之门,有些个事儿她也得经过兵部这道手续。同样的,岷王提到了章旭,则给章旭也要加码,同样涉及到一些公务。

  最最重要的是,公孙佳还有一样私心——钟源。

  在她幼小的时候,表哥住到了她家里,与她相处得比亲生的哥哥还要好。在她最艰难的时候,是表哥背着她在风雪夜里收服心腹。一桩桩一件件,总也不能忘。

  宗室“立业”这主意,其实还有别外的考虑。一是把宗室的废踢出局,别跟有能耐的人竞争。二是选拔出来的人都有点优点,这些人扔出去一些,戳在皇帝太子面前的晚辈就少,钟源的排序就要往前站一站,对他仕途有利。在听到边关急报的时候,她就把这个打算里又塞进去了一条——趁机让钟源起复。

  甭提什么把表哥给薅出来不让守孝是对外祖父的冒犯,要是钟祥活着,也会支持她这个做法的。

  她的想法里,东宫也确实不太适合蹿得太高,尤其是章昺,她是绝不想这人刷到声望和功绩的,章昭当然可以,但是为了“日后”也请他安静,章旭她都没怎么考虑到。这样,太子如果想争什么,钟源正是他的大女婿,可以争个“最疼爱的晚辈”的有力竞争者。

  放到皇帝面前,也挑不出钟源任何的不妥来。是,残疾了,又不是让他亲自上阵抡刀杀人!坐镇后方是完全可以的。以公孙佳对钟源的了解,他无论是出镇一方还是成为后军管理后勤等等,都是可以胜任的。

  虽说大家都喜欢争个先锋,但做后卫也不丢人!有眼光的大佬都知道后勤的重要性,钟源也能再刷一份与之前完全不同的资历,有利于他日后的发展。

  她都想好了,奏本也秘密地递了上去。只是皇帝没有给她一个明确的答复,奏本犹如泥牛入海,她还在想要不要再递一本上去。

  事务忒多,吴选的来信她一读便罢,不再亲笔回信,而是叫了元铮、单宇两个人来:“我说,你们写。小元,你写给吴选的信,阿宇,你写几份给太尉、司徒他们的拜帖。”

  两人坐在案前,提笔等着她说话。

  公孙佳说了个大概,授意他们自己润色之后发出去。元铮想了一下,将公孙佳说的什么“加餐饭”之类的关切之语换了个比较中性的说法“量力而行,不要因为做事损伤身体”。单宇则是照着公孙佳的意思,写个中规中矩的帖子。

  等二人都写完了,公孙佳扫过一眼,说:“行,用印吧。”阿姜就拿出她的一方私印,挨个儿盖上了。元、单这一天的工作就算是结束了,阿姜将他们都赶了出去。见公孙佳自己又开始写奏本,阿姜等了一阵儿,等公孙佳写完了晒干墨迹的时候瞄了一眼。

  小心地问:“陛下没有允您上一本吗?”

  公孙佳摇摇头:“陛下很关爱哥哥,也关爱我,不愿意让我们涉险。还是要催一催的。”

  “那您对小元和阿宇呢?我看有点不同,您让他们两个写的东西……小元以后不是应该做将军的吗?阿宇才是陪在您身边做幕僚的。难道不该是复杂文安给阿宇?”

  公孙佳摇摇头:“我养了好几个代笔,最终养成的只有小元,知道为什么吗?”

  “他……来得早,用惯了?骤然改了会被瞧出来?”

  公孙佳道:“你、我、他们,还有单先生、阿荣,我们都是孤独的人。”

  这话说得委婉了,说直白一点,这些人个个天煞孤星,还都不大合群。公孙佳与阿姜比其他几个好一点,她们挺会装的,装得文静又温柔可亲,其实也是孤独的。但是公孙佳给他们分类不是这样分的。

  “孤独与孤独不同,你我、单先生、小元,与阿荣、阿宇完全不同,我们都曾有过真正的家人,他们,没有。阿宇的温柔,也只对我们,让她写一点关怀的话,她怕要比小元还要生硬,写起来简直受罪,那又体必呢?”

  阿姜叹了一口气:“这丫头有心气儿,您又看得明白,那就好。”

  公孙佳笑笑:“对她,我自有安排。你呢?”

  “我?”阿姜惊讶了一下,“您要给我安排婚事了?”

  “不,我是问你的打算,你怎么就一下子想到婚事了,难道有人了?说出来,只要不是宫里那两位,别人,纵兵给你抢回来。”

  阿姜哭笑不得:“又说到哪儿去了?您要说的是什么?”

  “你不会无缘无故说这个,咱们刚才说的是小元和阿宇的安排,是仕途,是差使。可没提婚事。是不是有人念叨你了?还是你遇到了什么事儿?”

  阿姜也服气,公孙佳对人情世故有些选择性的精明,对男女情爱之事并不在意,但是她总是那么敏锐,推理起来完全合理。阿姜道:“不过几句闲话,说我也到了成家的年纪了,有个男人有个孩子会好。我见了乔大娘子生育,就不敢再想这个事了。反正您会养我,对吧?要不,您把那庙给我,成不成?我没求过您什么,只求这一座庙。”

  公孙佳道:“那本来就是你管着的,你想怎么管它、想在哪里管它,都随你。”

  阿姜放下心来,说:“时辰不早啦,您早些安歇。”

  ~~~~~~~~~~~~

  公孙佳第二天还得早起去兵部。

  这天不是大朝,她不用一大早就去,但是要防止议事的大佬们想起来事情要问她,她还得早早到兵部。

  等到兵部堂上坐下的时候,天才亮。

  朱雄打着哈欠走进来,吸吸鼻子:“这就开始冷了!”

  公孙佳道:“冬天当然冷啦,来,烤火。”

  朱雄说:“你也别离火太近了,跟你说,一直烤着个热身子,等下要出门,被冷风一激,更容易生病。”

  “哎~”

  朱雄凑了上来,问道:“你今天上本了?写的什么?”他们都是侍郎,是可以不经过赵司徒就上本的,反正他们有资格参加朝会,拦不拦他们没啥意义。公孙佳早起就递了一本经郑须之手转进去,朱雄看到了,所以有此一问。

  公孙佳道:“家里的一点事。”

  朱雄就不再问了,问人家姑娘的家事,不太好。他不知道,公孙佳的“家事”说的是表哥钟源。两人闲话了一阵儿,皇帝那儿小朝完事儿,太子得闲了,招呼公孙佳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