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佳人在侧第305节(2 / 2)


  单良道:“让他作吧!小元明天就能回来了吧?”公孙佳歇了,元铮依旧不能歇,公孙佳告假也没放松对京营、禁军的掌握,自家私兵更是没有放松。元铮就是去巡视营地去的。

  公佳道:“嗯,妹妹也跟他去。这孩子像谁呀?就喜欢往外跑!”

  单良道:“君侯去过的地方可也不少。”

  两人闲聊着,单宇从外面跑了进来:“君侯!坏了!”

  单良道:“你怎么就在君侯面前不长进呐?!”

  单宇道:“这回是真的不好了!陛下要给太子娶吴选的女儿!这可要了命了!大长公主知道了,已经闹到御前去了!正跟陛下哭呢!赵相公把我们都斥退了,不叫围观,也不叫太子说话,我看容詹事劝太子回东宫,太子也没有闹,就赶紧回来了。”

  公孙佳道:“她怎么知道的?”

  “不是太皇太后病了么?她老人家去探病,前头陛下放话了,这可是件大事儿,就传到后面了。她老人家的脾气您也是知道的,也就是对您慈祥……”

  剩下的话公孙佳已经听不进去了,她已经能想象得出外婆的情况了。章家女人的脾气,那是真的暴躁!外婆之前还高兴太子要立起来了,要有媳妇好好过日子了,现在给他弄个吴选的女儿,肯定是不开心的!外婆这辈子,自从跟着亲哥哥造反,唯一的挫折就是长女,这笔账她后来还加倍找回来了。她就没吃过亏!

  现在她是皇帝硕果仅存的大长辈之一,年纪比太皇太后还大!她的孙辈又还算争气,她不跳起来谁跳起来?

  而且吴选的女儿!听听!就算不是赵、容、谢、李这样的京派望族,你选个像章昭王妃窦氏那样的名望之家也成,退一步,贺州勋贵哪家没个闺女?再退一步,周廷、苏铭、陆震哪家筛不出个淑女呢?

  非得吴选的女儿?!

  自己当了娘才知道,看起来跟不上年轻人想法的长辈们其实对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儿门儿清,大长公主她要是不知道吴选那些过往才是出了鬼了,吴宣又是那么个神奇的经历。这怎么能忍?

  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来,大长公主心情很好地去探望嫂子,然后头顶挨了道天雷!

  “更衣!备车!我要去宫里。”公孙佳说。

  单宇担心地叫了一声:“君侯。”

  “一刻也不让人消停啊……容逸,猜错了哦……”公孙佳边换衣服边喃喃自语,最后笑了,“吴氏,也是前朝的京中名流啊。外婆闹起来已经不算什么了,陛下和京派众人,必有一个要说错话,这才是最可怕的。”

  第296章 变心

  公孙佳这儿衣服还没换完, 太皇太后派来通风报信的人就从侧门悄悄地进了公孙府。

  太皇太后活这么大年纪,“亲上做亲”的事儿见得多了,做成这个样子的实属前所未见!以她的年纪, 前朝末年倒是听说过宠妃妄图代代霸占后宫的, 却从未听说过有好下场的。

  “这才几代啊?!”太皇太后都没心情好好生病了,赶紧派人去追大长公主。追到了, 大长公主那儿也闹上了, 太皇太后没看到单宇已经离开了,命人去给公孙佳报信,自己个儿在前殿给劝着,可别让双方说出什么无可挽回的话来。

  “娘娘也没想到, 自己活到了如今, 还要做起乡下老太太劝和的勾当来!”来的宦官是太皇太后的心腹, 说话也是向着太皇太后,“病还没好呢。”

  单宇捧着冠往公孙佳头上放, 说:“我走之后竟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吗?”

  来人口齿伶俐:“可不止, 咱们娘娘到了, 太后娘娘也坐不住了,也来了。皇后娘娘也不能错过这个场面, 她也到到了。大长公主一万个不答应……”

  ~~~~~~~~~倒叙~~~~~~~~~~

  大长公主哪能瞧得上吴选呢?

  一问一答两句话,大长公主问是不是,能不能改。章嶟说,他仔细想过了,吴家挺好的,您老人家别管这事儿了,等着吃喜酒就行。

  话不投机,大长公主就闹开了。

  大长公主出手不凡, 上来先拿出了贺州乡间比较文雅的闹法:“都说要门当户对哩,你咋给儿子找这么个人家?也不看看吴选那是个玩艺儿!”她老人家连骂边拿手掌不停地拍着自己的脸颊,“还要不要脸,要不要脸了?”

  章嶟对老太太还是比较容忍了,说:“他也是个读书人,您这样闹到宫里来,还请留意自己的身份。来人,把大长公主扶起来,送她回府。钟源呢?快!”

  咋?说好话你不听是吧?加码的闹法开始了,大长公主直接坐地上,拍着地开始哭:“阿爹啊!阿娘啊!我的好哥哥哎!你们睁睁眼看看哦!章家的好孙儿哦!嫌我碍事喽!你们把我带走吧!这日子没法过喽!祖宗家业要送给外人喽!”

  章嶟是如坐针毡,一个劲儿地叫钟源。钟源自己也是反对章嶟的,但是先把祖母劝回家比较好,支使老太太出头闹事算什么呢?他快步抢上前,对大长公主说:“您先回家,这也是朝廷的大事儿,容我们再仔细商议。”

  太皇太后巴不得大长公主别掺和了,也说:“咱们走吧,让他们男人说这些个事儿。”

  章嶟也说:“娘娘说的是,您老别管了。”

  大长公主道:“呸!你们但凡顶用,也不至于今天才知道!你们比我早知道几刻呀?你闪开!”

  政事堂那三个人都在,听着这话心里也不是滋味儿。三人也是没有一个乐见此事的,延安郡王即是叔叔又是丞相,还是大长公主的女婿,无论哪个身份都不能答应章嶟乱来。他再不着调,也没干过章嶟这样的事儿。

  他也深知岳母的脾性,怕老人家一个气不顺再开个大的把章嶟给骂了,她骂的是皇帝,万一被问个罪脸上会不好看。忙说:“吴氏的家世确实不太好。”

  岂料章嶟回了他一句:“你与李氏是亲家,他是李氏的女婿。京师李氏难道不是名门?我看你们在李氏那里,是一样的。竟是谁不好呢?”

  延安郡王一个万事不过心只想苟着吃喝玩乐的宗室差点被皇帝气死!

  赵司翰见百官也斥退了,太子也被拉走了,不怕有人搅局、被误伤,上前一步道:“所谓出身,非只祖上有何功业、做何官职,又或者家中有何家资,还要看人品是否贵重。”

  章嶟似笑非笑地问他:“不看祖业、不看家资?你是这么结亲的?”

  那当然不是!眼看要翻旧账,江平章又上前:“只是其中一端,吴瀹尚是嫔妃之弟的时候就违法乱纪、欺压百姓,他就是有再多的家财、祖上有再好的功业,也不配吧?”

  大长公主接口道:“是哩!你阿翁为什么起兵,还不就是朝廷里的王八羔子吃人,叫穷人活不下去了?”

  章嶟道:“改了就好嘛!”

  “狗改不了吃屎!”大长公主直接给他堵了回去。

  两宫听这话说得太粗鄙了,都皱鼻子,太皇太后道:“让他们议,让他们议,他们也没就现在就定下来,对吧?五郎?”

  章嶟黑着脸没有搭腔。皇太后也不能干看着,勉强说了一句:“五郎,想想祖宗、想想社稷,冷静冷静,别就急着定下来?”

  这两位是不想跟吴家人打交道的,真让章嶟给定下个姓吴的太子妃,天天跟淑妃姑姪俩跑自己跟前儿来,想到以后自己这宫室、这威风都要归了这人。这比别的孙媳妇还让人堵得慌。

  章嶟不搭话,赵司翰却又说了另一个理由——这姓吴的姑娘她没有娘教。“丧妇长女”“五不娶”之一,吴家的这姑娘她是庶出,这个不挑剔,但是吴选是什么时候正经娶媳妇儿的?这孩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是没有主母教导的,“婢妾所出”问题不大,“婢妾教养”就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