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节(2 / 2)


  江河当然不会说不想她太累,“其余的地我另外有安排。”

  “大妞可以帮忙的。”大妞从房间跑出来,“大妞可以下田干活的。”

  二妞跟在姐姐后面,软绵绵的跟着说,“二妞也很能干。”

  江河哪里舍得,这么大的孩子在现代还在父母怀里撒娇、跟父母斗智斗勇要多吃一根冰淇淋呢,再说了他两个闺女营养不良瘦得一阵风就能吹倒,看着就心疼。

  “大妞二妞已经有活干,那就是照顾爹爹我。好了,去帮爹拿木工箱子过来,有点重,要小心点。”

  两个小姑娘欢快的离开,慈父江河忍不住对顺娘说:“别忘了给咱们大妞二妞买点糖。”

  顺娘正想劝丈夫省点银子,二十两银子真的不经花。

  “顺娘,这个你拿去给城里的李掌柜过目。”江河递过两张图纸,作为一个木匠,他房间里有少量劣质的纸笔。江海为了显摆,教原身识了些字,原身写字一团糟,但画个简单的家具设计图完全没问题。

  “好的。”顺娘不以为意,丈夫跟城里的木匠铺有来往她是知道的,偶尔城里有大户人家要成亲,活多得不行时,李掌柜也会招一些会粗浅木工的人手过来帮忙。

  “如果李掌柜开口要买,你记得十两银子一张。”江河平静地说。

  “啥?!”

  第12章 农夫的童养媳12

  顺娘到村头时,里正的小儿子正在喂骡子。

  里正一家在村民眼里算是富得流油的,除了一头居然还买了骡子。

  里正的小儿子是个十六出头的精瘦少年,眼里都是精明的芒光,此刻他正低头给骡子刷毛,十分珍惜。

  村民们很羡慕,如果是骡子是他们的,他们可能更珍惜。里正家可真有钱,有了这骡子,小儿子压根不怕找不到媳妇。

  “江家不也挺有钱的?”村民们想着昨日的分家,有些眼馋,“也没见着买牛。”

  对于村民的问题,顺娘低头细声细气地说:“婆婆说一头牛得二十两,贵着哩,再说了以前夫君强壮,多干点活也没啥……”

  这话像啥都没说,实则啥都说了,不就是抠门呗,宁可累死儿子也不愿花钱。

  啧,这有牛跟没牛在春耕时完全不一样,犁田的时候用人拉犁,绳子深深陷入肩膀里,往往春耕刚结束,人等于半废了。

  村民们压低声音,再次怀疑江大郞可能不是亲生的。

  这牛再贵能比得上人?再说了江家的家底真的厚实得让人嫉妒啊。

  “难怪江大郞心灰意冷要跟老陈氏断绝关系。”

  “对对,江大郞多能干啊,废了以后身价就值一头牛。”

  “胡说,一头牛都不值!你没见老陈氏一文钱都不想给,还是里正说了才勉强给的。”

  “嘘!小声,你看江二郞过来了。”

  江海莫名看着顺娘,“顺娘,你也去城里?”顺娘以前也常去城里,她刺绣好,经常在城里的绣坊接些活,但以前都是走路去的,老陈氏可不允许她浪费钱坐车子。

  “嗯,家里吃饭的碗都没有,还有油盐,总得去买一些。”

  众多村民了然,江海有些狼狈,他妻子小陈氏记恨大哥分家分走二十两,昨晚炒菜油盐都不肯给大房……油也就罢了,没盐还真不成,顺娘只得去隔壁借,然后全村都知道。

  村民的目光让江海脸皮发烧,暗自怪小陈氏让他没脸。可恶,等他考中秀才,还真得纳个识大体的妾,到时就让她当家,小陈氏太上不了台面。

  江海也没再跟顺娘说什么,就怕再丢脸,现在分家了,顺娘可不像以前打三棍出不了一个闷屁,她被大哥怂恿着敢跟二房作对。

  里正的儿子让江海坐最好的位置,想了想又找了个离江海远些的位子给顺娘。他爹昨天唉声叹气,好像是因为太过偏向江家二房良心不安,他也觉得江家的分家太不公,但自己又不能做什么。

  村民们瞅瞅顺娘再瞅瞅江海,两人半点交流都没有才遗憾扭过头去。

  看来江家大房二房真的老死不相往来。

  ——

  老陈氏想要请几个短工帮忙种田的时候才知道江大郞干了啥事。

  他居然以三十文一天请几个人帮他修补房子!

  “你大儿子请人修补房子都三十文,你居然想着十五文请人种田?啧,这还是春耕时节啊……我敢说青云县你找不到一个乐意过来的人!”

  领头的中年男人差点没骂脏话,不是说江家有读书人吗?他们以为家里有读书人一定不会吝啬钱的,有读书人的家庭顾及名声一般会更大方,哪知老陈氏压根就是个没脸没皮的滚刀肉!

  “我这不是包饭吗?”老陈氏当然知道这钱在春耕时太少,可昨天掏了二十两银子给大儿子,她现在心疼得紧,一文钱都珍视不已。

  “兄弟们,咱们就当白来一趟!”中年男人没好气地说,“你就请其他人吧。”农忙时节哪都不缺活干,他不怵。

  老陈氏赶紧拦住中年人,“小兄弟,价钱好说啊,我再加点……”再次在心里将大儿子骂成狗,要不是他请人要三十文,这些短工哪会跟着提出要三十文!然后老陈氏又暗自怪自己想的不周到,早知道就让二郞多留一天,二郞是读书人,这些短工不敢得罪读书人,肯定不会狮子大开口。

  “加多少?”

  “二十文……”老陈氏陪笑,心疼死了,六个人二十文,这田得种好几天啊,她不是没想着找人,可找不到啊,农忙时分,地主家田多,短工也缺啊。

  “走!”中年人头也不回,当他傻啊,现在可是农忙!

  最后商定的价格是二十五文,而且饭菜也要求质量,饭得是干饭,中午的菜必须保证有肉或蛋也成,且不得少于半斤。

  老陈氏对着大儿子的房间骂了很久,若不是他乱开价扰乱市场,这些短工能提这么高的要求吗?

  还干饭,半斤肉,抢劫啊!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