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0章:祝老太岁(2 / 2)

“本王只看到一个灰衣小子在面前站着!”

奚兰听了这话,心头不免有些生气。

不过此刻不想与他争辩,只好回去房间里,梳洗完换上女装,一路上都没与李淮讲一句话。

王府离驿馆的路程,几乎要穿过大半个江城,这个过程,马车里的气氛就像被寒冰凝聚了一般。

“你就打算一会儿在王郡守的晚宴上,也与本王这般置气吗?”

奚兰头靠在马车窗上,没回头,低低的应了一句。

“妾身不敢!”

就这还不敢?她平素说话,可是从来都喊大名儿的!李淮,李淮!何时在他面前,自称过‘妾身’呢?

李淮自讨没趣,便也不再开口说话。

到了王府晚宴,不但有数位江城的父母官,还请了江城艺坊中,有名的几位艺娘过来唱曲儿助兴。

不过,这晚宴的主角,自然是胥王和王妃,席上的江城大小官,无不谄媚讨好。

“胥王妃随王爷西来,可见与王爷感情甚好,真是令人羡慕不已!”

“是啊是啊,早就听闻王妃贤德,如此体贴之举,当今女子,没有几人可比啊!”

奚兰敷衍着笑笑,并不多言,对于这满席的阿谀奉承,她倒更喜欢艺娘精彩绝伦的表演。

此刻一曲完毕,李淮突然出声问道:“那位弹琵琶的,难道就是江城的妙曲夫人?”

江城有位擅琵琶的姨娘,人称妙曲夫人,十四岁时,就用一把琵琶名扬天下,如今十多年过去,她那淋漓尽致的弦音,始终无人超越,京城的许多艺坊请她去,她都婉拒,偏生要留在江城。

人们都知道,江城有三宝,丝绸、盐地、妙曲夫人,多少人不远万里来到江城,就为了听这女子一手妙曲,也难怪,身在京中的李淮会知道此人。

“正是小女!”

妙曲夫人已近三十的脸上,早已褪去青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阅遍万人的豁达。

“妙曲夫人擅音律,在江城中无人能及,本王想向你询问些事。”

妙曲夫人低头回答:“王爷请问。”

“本王有一只破损的二胡,在这江湖中,可有修补乐器的高人?”

妙曲夫人一生都在与乐器打交道,对她这种热爱音律的人来说,手里的乐器便如生命一般宝贵,问她找修弦的人,再合适不过。

“回王爷,奴家倒是有一位相熟的师傅,此人善于修补乐器,家住在城西,名叫杜草公。”

听见这个回答,王显成立即对李淮说:“胥王,这位杜草公显成也曾有耳闻,此人修补技艺十分高,不管如何残破的乐器经他手一过,铁定完好如初。”

“当真?”这正是李淮想要的。

“当真,若王爷着急,老夫此刻就派人去城西将此人请到府上来,为王爷修二胡。”

李淮当然求之不得,马上应了!

不久,那位杜草公就被请到,王显成专门给他们腾出一间厢房。

严挺抱着装半月弦的木盒子走进去,怕有不妥,奚兰也跟着李淮进了去。

看到那位银发老伯时,才发现,此人竟然是个瞎子!

一个瞎子,如何修弦补琴?

心里虽这样疑惑,但奚兰早就明白人不可貌相的道理,这世间恰恰是这样身体残缺的人,可以将某一件事,做到极致。

“老伯,这是王爷的二胡!”严挺不失尊敬的将木盒打开。

杜草公伸出一双不满皱纹的手去轻轻抚摸,刚才还是一脸老者泰然处世的神情,但跟着,表情就越发不安和惶恐。

“这这这这……二胡老生修不了!”

李淮神情一变,不解的走到跟前去问:“老伯,他们都说经过你的手修补的乐器,无不恢复如初,为何你只这样触摸了一番,就断定自己修不了?”

对方将面前的木盒子往身前轻轻推开,然后摸索着从雕花凳上起来,对着李淮的方向,跪了下去。

“老生无能,不能帮王爷解难,还请王爷恕罪!”

李淮自然不信,他面带愠色的说:“你是在害怕什么?不就是修一把二胡吗?修好便可,与你再无任何牵连!”

“王爷……”杜草公十分为难的说:“老生怕的不是自己受牵连,此二胡并非老生能修补的,稍有不慎,必然酿成大祸!”

奚兰十分惊讶,这白发老翁,竟然只靠触摸,便知那二胡非凡物。

话都已说得如此了,李淮也不可能强迫这样一位老人给自己修琴,便遣走了杜草公,回头对奚兰说:“这下,你应该满意了!”

“李淮,断弦未补,保持原状,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她说完,便退出去,去追那位杜草公。

“前辈!前辈!”最开始,她还以为只是一个市井中修琴的老人,见他光凭触摸就知断月弦来历,必然是玄门中一位退隐高人。

这位杜草公还未听见她的声音时,就已在院子里站着等她了!

“王妃,可还是为那把二胡而来?”

奚兰方才在房间里,但无人介绍过她的身份,她也是此刻才出声,此人竟已知晓了她的身份。

不过,她并不想以王妃自居,而是恭敬的说:“前辈可知,那把二胡的其他事?”

那杜草公笑了笑,回答:“老夫知道的不比王妃知道的多,但老生在此等候,是由一事告诫王妃,王爷痴迷那把二胡,即便老夫不帮他修补,他还会找别人修补,那弦给了其他庸夫修补,会造成何样的后果,不必老夫讲了吧?”

她心中一紧,这老头儿实在厉害,将她心头所想,通通道了出来。

“那前辈可有何高见?”

“高见倒没有,不过老夫倒是可以告诉王妃一个人,此人也许,能真的将那把二胡修好!”

奚兰眼中一亮,“谁?”

“江岛祝老太岁!不过……这老太岁比皇帝还难见!你能否有缘见到,看你的造化了!”

“前辈,后辈倒是听说过一位祝老太岁,但是,她在我还未出生就死了,不知您说的这位祝老太岁又是谁?”

在几十年前,玄门中除了南仙山与北龙门以外,还有一个祝氏,其中祝氏有一位老太婆,活了两百多岁,道行十分高,人称祝老太岁,早在几十年前就听说去世了,而她一死,祝氏基本就在玄门中绝迹了!

杜草公听见她这问题,深意一笑:“老夫与你说的,都是一人!”

“难道祝老太岁没有死?”

对方点了点头,说:“你若想去寻老太岁,就得赶紧,不然晚了,江城就要出祸事了!”